在一千多年前,东大人就看透了老毛子的本质。
这个民族贪婪成性,侵略性非常强。
所有的一切表面工夫都掩盖不了其本质。
斯拉夫复仇计划的相关内容,很快就出现在了李干的桌面,对此,他没有丝毫意外。
老毛子不这么做那才叫奇了怪了。
苏联的反应在预料之中。
从莫斯科返回后,李干继续待在鼎新试验基地,继续组织歼-20+歼-6忠诚僚机的实战试飞。
这种作战方式将会是颠覆性的,具体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,很快就能看到结果。
到了1986年的11月底,西北地区普降大雪时,歼-20+歼-6忠诚僚机的实战试飞已经全部完成。
这意味着,歼-20+歼-6忠诚僚机作战可以正式在部队中展开训练了。
歼-20能用,同为隐身战斗机的歼-35也能用,甚至其他非隐身战斗机都能够使用这种战术组合。
李干飞到了211厂,把歼-11项目的总师方从文找了过来,方从文也是歼-15项目的总工。
才四十多岁的方从文,绝对是将211厂从崩溃边缘拉回来的大功臣。
没有歼-11项目,211厂必定会沦为二流飞机制造厂,而歼-15的服役,让211厂彻底走上了发展的正轨。
这两大项目都是方从文在主导的。
李干把忠诚僚机作战组合概念说了一遍,直截了当地问方从文,“歼-11BS能不能用,歼-15的双座型什么时候能服役?”
当前,211厂正在全力搞歼-15的双座型,同时下大力气给予歼-11研制专业的双座型战斗攻击机。
双座型战斗攻击机不是歼-11BS,后者是战斗教练机,与前者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空军需要一种能够承担远程打击任务的重型战斗攻击机,即善于制空,也善于对地对海攻击。
或者可以说,需要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平台。
基于这个平台,可以搞出专业的电子战机。
这种战斗机必须是双座,后舱飞行员负责操作武器或者电子战系统。
这种战斗机必须要具备大载重能力和大航程,指标要全面超过歼-11。
李干给予的正式项目编号是歼-16。
方从文回答,“李局,歼-11BS够呛,航电系统不支持,歼-15S春节前能够完成试飞,就等小批量生产了。”
李干对此是满意的,他问道,“歼-16进展如何?”
方从文说,“李局,你要求在16号工程上大量采用四代机的航电技术,项目进展快不了。”
李干理解地点了点头,说,“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,加快速度推进。我们不能再用一个十年的时间去研发歼-16,你们想要追上985厂,就必须要弯道超车。”
方从文深感压力重大,他凝重点头,道,“明白。”
李干只在211厂待了半天的时间,却给整个厂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此前全厂上下还有一丝傲气,毕竟东大海军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是他们搞出来的。
而现在,985厂直接把第四代舰载隐身战斗机搞了出来,在很短的时间里定型、试飞,眼看着就要服役,他们再一次紧张起来。
在第四代战机这块,211厂已经远远落后了。
甚至,方从文知道,宋文忠总师已经组建了五代机预研团队。
这也是李干对他说,211厂要弯道超车才有机会追上985厂的步伐的原因。
李干马不停蹄来到了位于羊城的黄江造船厂。
前年初,以南港造船厂为核心,国家组建了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,把全国的造船厂都归拢到一起,集中资源办大事。
这里面,南港造船厂是第一梯队的老大,第二梯队的老大就是黄江造船厂。
054A型护卫舰的首舰就是在黄江造船厂开建的。
南港造船厂开建第二艘001型航母的时候,黄江造船厂接到了海军的一个试验任务——建造无人机母舰的试验舰。
这条船早就下水了,做了一些垂直起降的无人机搭载试验。
李干到黄江造船厂,便是了解这条船是否能够搭载和起降歼-6无人机。
无人机母舰是平直甲板设计,而不是航母那样的斜角甲板。
舰长256米,宽37米,和正在设计阶段的两栖攻击舰的尺寸差不多,实际上舰体的设计就是用两栖攻击舰的。
不同的是,无人机母舰采取的是双舰岛设计,前面的舰岛负责航海,后面的舰岛负责飞行控制,更厉害的是,这条舰首次采用了集成桅杆设计。
因为用了很多新技术,因此是试验舰。
李干详细了解了之后发现,想要把歼-6无人机放到无人机母舰上使用,起降问题很难解决。
主要是着舰降落问题。
李干详细了解了无人机母舰当前的所有技术,意识到,当前的技术无法解决固定翼无人机拦阻着舰问题。